第一百二十七章(1/2)

百里无忌看着郑彦华说道:“你打算占据之后,契丹大军再次南下,如何抵挡,让晋国百姓抗着门板去抵挡辽人的骑兵么?你可知道,晋国百姓的生活,到时晋国偌大的疆土需要多少军队进行防御?这些军队从哪里来,招募百姓从军?你可知蓄养这些军队需要多少钱财?”

郑彦华太过稚嫩,一下子被百里无忌连续的问题问蒙了。

可战法科另有学子站出来了,大声说道:“学生名毛胜字公敌,晋陵人氏,如大王需要,学生愿意捐出家财,支援北上。”

百里无忌一时没有防备,闻言一愣,随即问道:“毛胜,你父母尚在?家中可有兄弟?”

毛胜答道:“学生父母尚在,无兄弟。”

“既然父母尚在,依制,家财没有你说话的份。不过,我记住你的名字了,等楚国需要你捐献家财的时候,我第一个找你,坐下吧。”百里无忌示意道。

“呃……。”毛胜显然没有防备这一招,沮丧地坐下。

在场学生一阵哄笑。

这时,郑彦华回过神来,道:“学生乃战法科学子,日后从军,大王所问的问题不在学生所学之内,学生只知如何抓住战机,取得胜利。”

百里无忌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你只需知道如何战,不需要考虑该不该战、何时战。我很欣赏你,郑彦华,你学成之时,有资格去军中任一个校尉了。”

成为今天第一个被大王褒扬的学子,郑彦华显然有点受宠若惊,在四周的学子羡慕的目光注视中,红着脸坐下。

“诸位兵学学子,晋国,乃至现在的汉国,皆是契丹与楚国之间的缓冲地。如果现在占据这片土地,楚国必然是契丹直接刀兵相见。数倍于楚国疆土的辽国,有百年的根基,哪是楚国数年根基可比?北上抗辽,说得轻松。大军深入敌国土地,得不到当地百姓支持,大军补给线拉得很长。契丹骑兵善于游击,如何保障补给线安全?”

“大王所言补给线之事,学生以为不是难事,大军自定州或代州北上,又或两路并进,每攻一城便加以固守。囤积粮草,如此进行蚕食辽地,学生以为必能荡平契丹。”一个学子毫无规矩地站起来打断了百里无忌的话。

百里无忌大怒,说:“报上你的名字籍贯。”

“学生名郭廷谓字信臣,徐州彭城人氏。”

“依你如此行事,楚国与辽国必将在某城决战,或者形成对峙。成了消耗战,双方国力又不在同一水平,如此打仗,对谁有利,何来战法可言?你的战法都学到哪去了?你的师长没教过你礼仪吗?”百里无忌大声喝斥道。

郭廷谓低头嘟哝着。

“不过你的战法虽属保守,但也不失稳妥,在两国国力相等,或者军械占优时。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郭信臣,你学成之后,也可去军中任一校尉了。”

郭廷谓瞬间喜出望外,赶紧施礼后坐下。

“学生名廖融字元素,宁都人氏。就学吏治科。想问大王,为何每占一地,就发动清官运动?”

这问题太过尖锐。带有些责备百里无忌手腕血腥的意味,瞬间,场内寂静。

百里无忌也没想到这学府学子竟会如此大胆,问出这种问题。

一时气氛尴尬。

冯道却依旧闭着眼睛。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百里无忌不好在数千学子面前丢了份,也不想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

“廖元素,这问题你仕官之后,自然明白。”

“学生鲁莽,但依大王规制,学生在学成之日便要仕官,成为言官,使督察各地官员之责。不清楚大王清官运动的真意,如何为大王行使督察各地官员之责?大王有言在先,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如此,请大王回答学生,以解学生之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代周】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七章〗地址https://wap.275b.com/0_911/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