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1/2)

明国这十年来,官场中的原楚、蜀等国的旧臣都差不多已经退下,有的是因年纪到达退休的标准,有的是因清官运动,有的是因政绩不得力。

大部分的明国官员都是由金陵、潭州两个学府的学子出任。

百里无忌一直认为,这官员一般刚入仕途时,都能保持廉洁、勤政,可只要一步步往上升迁之后,就会慢慢地。

这原因有很多,有因想升迁而的,有因在一个位置时间呆久了而形成利益团体被拖下水的,有因地域或者血缘亲属结党而的,等等。

这也是历朝历代都根治不了的顽疾。

百里无忌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难题,但百里无忌限定了中层和下层官员的仕官期限,每个地方官员四年一轮换,五十岁一满就强制退休,文官一系,不缺少仕子,如此虽然上层官员依旧在位,但根绝了结党的机会,只要不结党,那营私的难度和成本就会增加。

同时,百里无忌规定了地方官员贪污事发,对其的惩罚其中一项是,其贪墨之数,从其家产中罚没,若不够抵数,则从其近亲三代之中抄没,而三代近亲若主动举报者,可予以赦免。

这个规定虽然不近人情,但效果很好,这样只要官员有贪墨行为,最有可能举报告发的就是他的至亲。

人性便是如此,有时候,钱财总是能赢过亲情。

其实,百里无忌自己也贪。

这不,他也霸占着灭亡原楚、蜀、南唐、南汉等国时,抄没的珍宝。

为此,百里无忌忍受了明国臣民的指责。

终于有一天,百里无忌受不了了,将其馆中展示的珍宝悉数捐给了明国国库。

于是,在明国臣民的一致歌颂声中,百里无忌终于卸下了这份重担。

自此。可以负责任的说,除了国库提供的宫中月俸,百里无忌这个皇帝再无任何经济利益与国库相关。

这其实让百里无忌反而觉得轻松,他觉得自己从此不欠明国百姓什么了。

但明国国民不知道的是,百里无忌的小内库中,钱财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其中最大的收入来源,依旧是遍布明国各州县的醉仙楼。

醉仙酒的利润本来就高。如今百里无忌登基之后,醉仙酒的价钱自然是水涨船高。

而皇帝的招牌,更令人趋之若鹜。

想不赚钱也难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明国臣民视贪墨如卖国,但却有样学样,跟着做起生意来。十余年来,明国再也没有以前那种视商贩如奴兵的观念。

也是日后明国官员由商入政的根源。

这是此时,百里无忌所料未及的。

二月初二,大吉,诸事皆宜。

经过准备的周国在柴荣一声令下之后,开始出兵讨伐定难军。

柴荣令彰武节度使郭谨北上攻击宥州,保大节度使王饶、朔方节度使冯继业为辅。

令宣徽使向训、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滑州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等。领兵至隰州,集结完成后北攻绥州,为第一梯队。

令河中节度使王彦超领兵至隰州,以陕府节度使韩通为副,为第二梯队。

调集如此强大军容,对于定难五州,柴荣是志在必得。

同时,柴荣为防万一。令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领兵从磁州固镇至晋州驻扎,令澶州节度使郭崇领兵至泽州驻扎,应对明国从太原府南下。

经王朴等文武大臣仔细推敲之后,柴荣觉得万事皆备。

三月十五日,柴荣正式下令讨伐定难五州。

中原之地,哪怕是开封周边,常年战乱。这山贼、土匪遍地都是,有饥饿、逃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代周】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零九章〗地址https://wap.275b.com/0_91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