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1/2)

定难军两翼猝不及防之下,竟被周军步兵从两翼突破,而两翼后面的骑兵已经被李彝玉调往中路,顿时战场局势开始向周军一方大力倾斜。

定难军两翼溃退,中路就如一个箭尖,孤立出来,随即被周军包围。

李彝玉见势不妙,知道回天乏术,只好命令全军撤退,撤回绥州城防御。

亏得李彝玉所部皆是骑兵,逃起来速度快,纵然如此,中路被包围的突出部也再无幸存之理。同时在周军中路的追击下,也付出了不小的损失,随着李彝玉逃回绥州城的定难骑兵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人。

从出兵三万大军至今,两天两场战斗,李彝玉部已经折损了一半士兵。

柴荣随即命令全军在绥州城南门外扎下营来。

此时周军的军力也已经不足四万人了。

周军开始屠杀定难军俘虏,数千俘虏,不管有没有受伤,皆被屠戮,柴荣却只是当作没有看见,周军养不起俘虏,更何况是在别国的土地上作战。

绥州城内除了原三万守军,还有李彝玉的一万五千骑兵。

与周军的兵力已经相差不多。

更主要的是,三万守军七成是弓弩手。

按照冷兵器时大规模作战,攻击方很少会携带弓弩部队。

因为弓弩部队虽然能在事先消失对方一些士兵,造成一些打击,但若等对方接近,那弓弩部队除了逃跑没有任何出路,如果对方是骑兵,那就是除了等死,别无选择。

所以,除了守军,很少进攻部队会配置大量弓弩手,最多也就配置一成做为预备。

而此战,周军中也没有多少弓弩手。倒是为攻城准备了大量的攻城云梯和步兵。

双方的配置都中规中矩,守城以弓弩,攻城用步兵。

而绥州城中的李彝玉所部骑兵下马做为守城士兵可以使用,但周军骑兵下马做为步兵却难以胜任了。

骑兵下马用来守城,至少可以砸砸石头、擂木、浇浇滚烫的油或者粪水。

但骑兵若下马攻城,那就太勉为其难了。

所以周军一万多骑兵只能停留在营地附近戒备,以作策应。

柴荣到此时已经是骑虎难下。他心里知道,这时就算攻下绥州,周军想来也没有了再攻银州的力气,更不用说攻向夏州了,柴荣心里只想攻下绥州并固守,因为柴荣心中还有一丝希望。那就是另外一路本来是辅助的周军,已经攻下了宥州,如今定难大军被吸引在了绥州,那另一路周军就能顺利从宥州攻向夏州了。

柴荣想得没错,定难五州不过八万军队,如今被吸引在绥州的已经有六万人,而且已经损失一万五千人。而宥州城的五千守兵又被彰武节度使郭谨、保大节度使王饶、朔方节度使冯继业的三万联军歼灭。在夏州的定难军也就只有一万五千人了。

郭谨随即率大军北上夏州。

宥州陷落,夏州告急,李彝殷无奈只能令李彝玉率部返回夏州协防。

如此一来,绥州城内就只有三万定难守军了。

但形势对周军还是不利,若绥州守军勇猛,仅需要一万人就足以抵挡三万周军的进攻,何况城中还有三万守军。

柴荣还是想攻城试试,次日。柴荣便命令白重赞、史彦超、符彦能、向训四人各率五千人分攻绥州四门,为了安全起见,柴荣嘱咐四人,如果守军顽强就退兵,不可硬攻。

四面攻城同时开始,在一"bo bo"的攻击之后,绥州城安然无恙。倒是周军付出了数百条人命。

柴荣知道不能硬来,命令暂停攻城,召集部下商议。

众人也想不出好的攻城方法,唯有赵匡胤建议道:“陛下。绥州与石州相邻近,不如向明军求援?臣无明军交过手,他们有火器,攻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代周】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三章〗地址https://wap.275b.com/0_91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