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2)

柴荣至此还未发一言,却眼见场面就要失控,柴荣有心维护王朴,可众意难违,强硬阻止群臣不妥,柴荣只能闭紧嘴不语,眼光却望向了范质。

范质早有上奏之意,在他看来,尹日所说虽然有失偏颇,但王朴也是罪无可恕,范质心中之意,应该对王朴当殿略施薄惩,以全周国颜面,但不应学明国之样,擅杀使者。

当看到柴荣眼睛向他望来,范质自然清楚柴荣的意思,但范质真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倒不是范质对王朴有过节,相反,周国朝堂四大柱石,范质、李谷、王溥、魏仁浦四人之中,范质原本最看好王朴,大臣们私下里曾有“传衣钵”的传言。

周国这四大柱石,性格各有不同,范质生性廉洁耿直,性格偏急,爱当面驳斥人,使对方屈服;李谷为人厚重刚毅,善谈论;魏仁浦为人清静俭朴、宽容大度,若论忠诚,则在三人之上;王溥性宽厚,美风度,好汲引后进,其所荐至显位者甚众,却有一弱点,那就是颇吝啬……。

“皇上,臣有奏。”范质不负柴荣所望,站出来禀道。

“范爱卿请讲。”柴荣心中一喜。

“皇上,为人臣者,当以忠为先,原周臣王朴,枉负圣恩,罪不容赦,本应斩立决,但其眼下身份却是明国使者,杀之不祥。臣以为,虽说一报还一报,但明国皇帝无情,我周国却不能不义,故,施廷杖于王朴,以敬效尤。全周国国威,至于斩杀之说,皇上切不可为之……。”

范质还未说完,右屯卫将军、新任知开封府事薛训打断了范质的上奏,质问道:“皇上。臣以为,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有罪便是有罪,无罪便是无罪,敢问范相,依你所言。王朴究竟是有罪还是无罪?有罪就须依律处置,无罪又何须廷杖之?”

范质一时找不出反驳之语,本心里就犹豫,这下趁势回到队列之中,不再出言。

柴荣刚升起的希望瞬间冷却,见范质搞不定。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王溥。

与柴荣的眼神交汇,王溥甚感为难,自己原不想搅和此事之中,王朴有否罪责,在王溥看来都与自己无关,但皇帝的面子不得不给,王溥只好出马应对。

“皇上。薛将军所言,错就是错对就是对,这话自然是有道理的,但用得地方不对,王朴现在的身份是明臣而非周臣,周国的律法又怎么能用在明臣身上,所以,臣以为,除非王朴自认周臣,不然我朝不能惩戒王朴。”

尹日突然冒出来道:“王相此言差矣。王朴本是周臣,未得皇上允准,私自投靠明国,这好比王相家中小妾,私自与人私奔。被抓之后竟狡辩说她已是别人的人了,与王相无关,如此,王相可答应?”

尹日的话引得朝堂群臣一阵哄笑。

王溥的父亲王祚是周国一小吏,但持为父之道,御子颇有心得。

王溥虽然身为周国重臣,在家里却是其父一人说了算。

每有公卿到王溥家,必定首先拜见王祚。

王祚置办酒肴给他们敬酒,便要王溥穿着朝服在他们身边侍奉,客人坐立不安,王溥就退下回避。

王祚对客人说:“他不过是我儿子罢了,无须烦劳你们起身相送。”

如此令王溥甚感觉不适,便劝告已经年老的父亲王祚请求辞官,王祚本以为朝廷不会准许,谁知道他的请求一呈递上去就被批准了。

于是,王祚大骂王溥说:“我筋力还没有衰老,你想稳稳地占居自己的相位,却把我幽禁在家里。”举起大棍棒要打他,亲人们劝说后才住手。

之后,王溥纳一小妾,王祚却嫌弃女子长相不合意,说其不善生养,日日在家指桑骂槐,说要将其逐出王府。

那女子含恨之下,竟与王家一管事私奔,本想逃去明国徐州躲避,不料,逃至宋词州就被抓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代周】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六章〗地址https://wap.275b.com/0_91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