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备战伦敦.中(1/2)

虽然唐吉费斯的意外身份让人感到十分意外,可是他本人却表示自己已经离开那里很久,那里的侍卫们早已经调换了所以想要依靠他来里应外合是不可能的。

虽然这番话说得颇为真诚,可是在场所有人还是感觉到唐吉费斯本人并不是很愿意协助唐安城。毕竟说到底,唐吉费斯在之前就明确说过一旦任务完成就会离开。这说明他本人始终更加在意的是自己的国家,而不是唐安城。

算了,不去管他。现在对于围攻伦敦的准备工作还是存有一定的疑点。

魏征是内务府的最高管理者,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关于行军打仗的必需品,也就是干粮和补给线。关于这一点,魏征向唐王提出了意见。

魏征说道:“唐王殿下,我们三月份收集粮食是四千八百斤也就是四千八百点粮食。平均每两个月一次的收成,自从去年12月以来我们一共储存了大约五千点粮食。如果参战的部队达到一千人的话,那么目前我们的三个粮仓中有两个为半空,一个是堆满的。粮仓里的粮食是作为紧急预备粮食一共储存了一千四百斤,足够一支千人部队食用七天。所以,如果唐王殿下打算开战就必须速战速决,否则我们的补给可能会跟不上。”

现在,唐安城有细农超过两千人。其中六百人为兵,八百人为农,三百人在建造扩展城墙,还有另外的三百人砍伐树林。

八百细农平均每人可开耕二十亩良田,每俩月一次收成可达一千六百斤。去年十一月一次收成和今年一月一次再加上三月份的两次。刚好达到了四千八百斤粮食。不过魏征并没有计算去掉开销的三千多斤粮食,不过就算去除还能有一千两百斤的剩余。

而平时这些多余的粮食就会被储存到粮仓里,内务府每隔两个月统计一次粮仓收成,由专门的粮库官员去进行查验,并且逐渐完善后勤管理。

所以就目前而言唐安城在粮食方面是没有问题。而且可以在不干扰到民生的同时,对军队的出征提供必要的军粮。

而且军粮的分配是和平时的储存粮食分开的。三个粮仓里有两个是平时储存的粮库,另外一个是在平时节俭的情况下而留下的军粮。但就算如此想要动用军粮也必须要通过内务府的审批,得到魏征以及唐王的点头许可后方能从粮仓取出。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贪腐。

“一个星期的时间有些太短了吧?毕竟那里好歹是人家首都,而且有两千士兵把守。以我之见,恐怕没有半月之余是打不下来的!”

秦太站出来反对魏征的一个星期之说。他是军事行家,自然懂得排兵布阵,攻城之优劣。围城工事非敌军三倍而不可围,非五倍而不可攻,否则必然惨败之。孙子兵法中也早就说过,攻城其实是所有战争手段中最为低下和无解的办法。

正所谓上兵伐谋,攻心为上!秦太在明知自己这一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自然不肯会轻易拿兄弟的命开玩笑。

但是此举并非一时之意气,唐王自然有他的把握和底牌否则不会如此大动干戈准备进攻伦敦。只是目前为止,秦太还并不知道唐王的底牌究竟是什么,但作为一名部下他选择完全相信主帅的指挥并且遵循他的意志。

只是当魏征说出需要一个星期之内,以千人之伍攻下两千人把守的他国首都,未免有些太过强人所难。

再者,攻城事大。

轻则血流成河,重则兵败如山倒。

一日损伤就可能将唐安城为数不多的积蓄挥霍一空。所以作为军事将领的秦太自然感觉到颇大的压力,他本能的开始多想多算,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秦太希望能够将时间延长至半个月,并且向魏征再度讨要两千斤粮食打算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没想到魏征竟然想也没想就断口否决,两千斤粮食已经打破了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盛唐入侵中世纪】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九章:备战伦敦.中〗地址https://wap.275b.com/188_1882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