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9章 地平线上的一粒沙1(1/7)

地平线上的一粒沙

第一章,原生家庭,

1我想写一部自传,一直都想,就算我是地平线上的一粒沙,一粒微不足道的沙,仍然有很多话想说,或是心事,或是一些委屈,

或是想要倾诉。

我想先从我的出生说起。我觉的我的命运可能会比很多人都要曲折离奇了一点。

或许应该先从我奶奶那一辈人说起吧,我爷爷是个遗腹子,他尚未出生,他爹就没了,出生的时候,难产,刚生下来,娘也没了。他姥姥把他养大的。

他有个大伯,大伯家里有四个孩子。除此之外,什么舅舅阿姨,叔叔姑姑,一律都没有。他大伯大娘家里养四个孩子也顾不上他。

他姥姥带他逃荒逃到了费县。

我奶奶费县人一九二九年生人,今年高寿九十一岁,仍然身体硬朗。日本来和中国打仗的时候,她也就二十来岁吧,后来经历了中国成立,五八年的***,每人每天五大两,在公社干活记公分,后来,分了自留田,交纳公粮。那个时候,挨饿是常有的事,有时,吃的饱,大多数的时候,吃不饱,有些人也因为饥饿丧命。

我奶奶十二岁的时候,他娘得了疯病死了,十八岁的时候,她爹也死了。

她在地主家里当丫鬟,烧火做饭。爷爷是地主家的长工,在一个好心人的说合下,就成了亲。啥亲戚也没有,就几个玩的来的朋友吃了一顿饭。我爷爷比我奶奶大了十五岁。

我奶奶是个干活仔细认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慢性子,因此后来常常被大娘和我爸他们嫌弃干活太慢。

我奶奶每天去灶房烧火做饭之前,要先去院子里的一棵大槐树下,把她到腰际的长发梳的光滑窝成咎,然后要把身上掉落的头发拍打干净,再去灶房做饭,因此饭菜里偶尔有出现的头发,任是谁的,都不可能是她的。

她和我爷爷成亲以后,生了一个女儿,五个月大的时候,得了伤寒,要找先生抓中药,但是家里没钱,我奶奶让爷爷出去想办法,我爷爷性格轴,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又好强,不肯低头求人。就说:“反正是个丫头,死活随她了。”

我爷爷的性格就是,别人骑他头上拉了屎,他也不会说什么,回家了洗洗算是了不得了。

后来那个孩子就病的奄奄一息。

他们的邻居三婶告诉我奶奶,要赶紧把这个孩子扔了,不然以后再生养的小孩也养不活。

就拉着奶奶把孩子抱到野林子扔了。我奶奶放下孩子往回走的路上,似乎还能听见孩子哭。她婶子拉着她走,她一走一回头,泪眼婆娑,回去,也没睡个安稳觉,多年以后,她跟我讲起来这件事情,声音仍然有些哽咽,她觉得自己对不起那个孩子。

后来有生了我大伯和大姑。大伯比大姑大了三岁。后来日子贫苦不堪,就想着,爷爷的家乡重坊这地方会不会富裕一点。于是他们满怀揣着期待,在春暖花开的日子,从费县徒步迁徙走了好多天,来到我爸我小姑和我出生的这个村子,来的路上,我爷爷其实没有那么乐观。有一天晚上,他在一棵树上,挂了一条绳子,准备上吊自杀,孩子要尿尿,把我奶奶给扒拉醒了。我奶奶看见我爷爷准备上吊,非常伤心的劝解道:“你觉得难过想去死,你死了以后,我们孤儿寡母怎么过,如果我也寻死,孩子没爹没娘怎么活,不管日子再难熬,我们也要熬,也把孩子拉扯成人啊。好死不如赖活着。”

来到村子里一看,还不如不来,比费县还贫苦。找到村子里的老人来寻根,结果发现自己也没有一个亲人,爷爷大伯两口子也已经去世,三个堂兄一个堂姐也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还有一个远方的大哥。那个大哥还挺仗义,给了他们一间猪圈暂时落脚。猪圈下雨的时候,雨水往里灌,还漏雨。

大家也加入公社开始干活挣工分吃饭。有一点空闲,奶奶和爷爷,忙着收集木头,堆积土和稻草。终于准备的差不多,盖了一间和别人差不多的房子从猪圈搬了出去。真正的拥有了自己家里建成的第一间房子。

我大姑一岁多的时候也得过一次伤寒,我奶奶让我爷爷出去借钱给大姑拿药,我爷爷去了,我奶奶对我爷爷说:“老许,就是闺女,你一辈子也拉扯不了几个,再说了,闺女也是自己的骨肉,可不能再让这个孩子出事了,当初,如果我们给那个闺女治了病,她就不会走的。”后来大姑喝了汤药病就好了。

我大姑十岁左右,我爸爸出生了,我奶奶和我爷爷都格外疼爱这个小儿子,大概他们都以为这是他们最后生的一个孩子了,没想到的是,七年以后我小姑又出生了,我小姑六岁的时候,我爷爷病倒在床上,我小姑七岁的时候,我爷爷去世了。

我爸爸出生的时候,大家还是在公社干活,挣工分,吃饭有粮票,买布买糖都要有所谓的布票或者是糖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世上不是人人都正直善良的,我爷爷老实巴交,很多机灵古怪的人就想占他的便宜,把最脏最累的活总是派给他,他从早到晚,一刻不得闲,干最多的活,工分却并不多挣。他要喂牛,要往田地里给干活的人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逆袭人生(范佑何娇娇) 十八线上位手册 公子风流 强为男妃 重生名门第一继承人 全球高武 荒帝 民国投机者 都市高手 特种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