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卍字珠(1/4)
沈见山和徐秀娟躺在床上午睡,经历了中午的脑震荡乌龙,两个人压根就没有睡意。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沈见山上班去了。
徐秀娟是纺织厂的会计,沈见山是纺织厂的机修大师傅。
江县纺织厂是县里唯一的纺织厂,也是市里数一数二的大厂。
作为机修大师傅,沈见山其实星期六是不用上班的。
但是厂里最近来了一批新的机器,沈见山不放心徒弟看着,就加班去了。
徐秀娟等沈见山走了后也起来了。
家里活儿不多,但是这个年代的人闲不住。
徐秀娟先是把自己的房间收拾了一通,又把走廊的厨房抹洗了一次。
厂里分的房子,是没有厨房的。
大家在走廊的尽头搭了个棚子,就算公共厨房了。
不过厂里效益好,新的住房已经做好了。
新的住房里家家户户都规划了厨房和厕所,虽然才四个平方,但是很方便。
这在县里是头一份呢。
沈家是双职工,沈见山级别高,又有一个当兵的沈见松,新的住房分的二楼的三居室。
这个年代的工人做饭基本上是用煤球炉子,煤球也是需要票供应的。
不过淘汰下来的残次品,只要花钱也能买。
可哪怕是不要票的煤球,价格也不低。
纺织厂效益好,工人工资高。
厂里的临时工也大部分招的是正式工的亲属。
其实纺织厂每年都会招工,招工条件仅仅要高中学历,还要考试。
厂里的职工基本上都会尽量让孩子读完高中。这样有机会参加厂里招聘。
如果考不上高中,最少也是读个初中,然后到厂里考个临时工。
就临时工的名额,每年厂里的父母都卯足了劲让孩子考。
厂里近千个职工,人口基数大,孩子也多。
厂子效益好,就自己办了江县纺织厂学校。
学校分小学部和初中部,两栋两层的红砖房。
学校的老师一部分是教育局招聘的,一部分是纺织厂自己的老师。
不过学校不只收纺织厂职工的子女,也收周边住户的子女。
学校建在纺织厂家属楼旁边,但是却被厂里的围墙隔离开来。
整个纺织厂有四栋厂房,一栋单身宿舍。
剩下的除了厂里食堂,就是家属楼。
还有一大片空地,分给了家属楼的职工做菜地。
每家每户的菜地都差不多大,三米宽,四米长。
菜地虽小,却给职工带来很大的便利。
沈离醒来后,发现徐秀娟在收拾大厅。
想想自己来到这里还没有仔细看过自己的房间,连衣服放哪里都不清楚。
于是,沈离也起来整理房间了。
房间里有一个双开门的衣柜,一口箱子,一张带抽屉的双人书桌。
打开柜子,里面放的都是衣服,仔细理了理,发现衣服不多。
但是胜在衣服上没有补丁,沈离可是看到了沈向柏今天穿的短袖,背后右下角有个补丁。
书桌上有一堆书,沈离仔细整理了桌面。
发现除了小学课本外,还有几份厂里的报纸。
打开抽屉,有几本写字的本子,里面的字工工整整。
抽屉里还有两支铅笔,一个木头小盒子。
沈离好奇盒子里有什么,打开一看,愣住了。
盒子里放着一个红绳手链,其实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是带红绳。
一是红绳便宜好看,二是金银这样的首饰大家都不敢戴。
万一被人扣上一顶思想作风不正的帽子,不死也要脱层皮。
一颗黑色古朴的珠子穿在红绳上,静静地躺在盒子里。
看到这颗珠子,沈离浑身发抖。泪水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
这颗珠子前世的沈离也有一颗,这是老道在路边摊买来送给沈离的。
那天是沈离的生日,老道拿出珠子的时候,还得意洋洋告诉她这是千金不换的宝贝。
可当老道说漏嘴说是从地摊上两块钱买的时候,沈离当时就翻了个大白眼准备从手上取下来。
可老道死活不让,说是这颗珠子是佛家法器,千金难求。
沈离最终没有摘下来,这可是她十八岁的生涯里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拿起珠子,沈离仔细端详,除了绳子外,珠子的外观手感和前世的一模一样。
珠子一面有个符号卍,这是佛经里的卍字。
一个珠子两世都出现在自己身上,要是说偶然,沈离是不信的。
想到老道说的话,沈离把红绳拆了,四股红绳拆成一股。
把珠子穿上去,打个结挂在了脖子上。
摸了摸珠子,沈离擦干了眼泪,她觉得自己能重生,肯定跟珠子有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