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被漂亮国卡脖子(1/2)
试验车间里的温度就和杜豪的热情一样,灼热无比。
整个江城所这个时候彻底沸腾。
每个人,都在此刻感受到了破茧重生的希望。
仿佛几代军工人的梦想,就要在此刻实现。
无与伦比的幸福感与工作积极性此刻在每个人的心底缓缓攀升,
直至成为驱动身体行动的无比强大之精神力!
整个试验车间瞬时动了起来。
人人都是瞬间进入到一种你追我赶、舍生忘死的超凡工作状态。
即使因为一些购买的设备没有到位,依然不减他们的热情。
暂时没有活干的人,就主动到其他班组中帮忙。
上千号人共同在数千平米的试验车间干活的场面,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在江城所了。
甚至,陈长青感觉自从自己九十年代初进入到这个所工作,
就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场面。
这种场面,似乎只有在老一辈的师傅们口中提起。
那个年代,大夏的军功研究所还没有被划分为三六九等,更没有被推向市场化,
每个科研所都被一视同仁,分享到的国家项目资源几乎也是一模一样。
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军工所,发展的水平都差不离。
只是后来,政策变了,军工科研所虽然被保留军队编制,但也被推向了市场。
差距逐渐的显现。
有时代的弄潮儿,也有失意的落败者。
很显然,江城所属于后者。
市场这个玩意,到底好不好呢?
陈长青曾经无数次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渐渐的,随着年纪的增长,就变得不太愿意去想了。
毕竟这些问题离自己的生活太远。
复兴江城所曾经的辉煌,才是陈长青应该思考的方向。
不过,这个马太效应大行其道,强者恒强、赢者通吃的年代,
要以如此薄弱的基础复兴和发展一个军工科研所,谈何容易。
自从二零一零年接手这个所,至今已然十二年。
但是.......不但没有带来丝毫改变,反而江城所因为老一辈技术骨干的陆续退休,
研发基础愈发的薄弱,竞争力每况愈下,
甚至连十亿级别的国家项目都无法争取。
要知道,在这个平行世界里,十亿级别的项目几乎已经是国家级军工项目中的最低档次。.??
没有之一。
最后,只能接一些二流所、一流所分包出来的边角料项目,都是几亿元甚至几千万的规模,
和去别人家讨饭要点吃食完全就是一回事。
这让陈长青吃尽了无数白眼。
但是他心中,就是存着一股气,一股不服输的气。
今年的毕业季招生,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杜豪这个天纵之才、年度最优秀的军工专业毕业生发出了入职邀请,
原本是不太抱有希望的。
没想到,杜豪真的就这么来了,还带来了两个室友!
已经多少年了,江城所一直没有进过大夏军事大学这种顶级九八五的毕业生。
今年却一次来了三个,这如何不让陈长青不兴奋,简直睡觉都睡不好。
他是想着,只要这三个毕业生熟悉一个一年的环境,明年就应该可以施展拳脚。
替江城所拿下十亿级别的项目。
有了这种规模的项目,外派的员工便可以召回很大一部分,
这样江城所的科研实力便会进一步恢复,
有资本去竞标百亿级别的国家级军工项目.......
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这是陈长青最初的想法。
但是此刻,他已经泪流满面、热血沸腾!
真的,眼前的一切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测。
什么时候,自己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小破所,竟然能够成长为今天之规模?
有着如此群情激昂的场面,看着即将建成的国内乃至整个蓝星超一流的科研院所试验车间,
陈长青只感觉有一股难以名状的能量在体内疯狂涌动,充盈着身体里的每一根血管。
他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个透露着希望气息、有着火红朝阳的清晨,
就是在那个清晨,他看着眼前隆隆作响的机器,
以及前辈师傅们在试验车间忙碌的身影,
毅然决然的卷起袖子,拿起工具冲到了工位上。
直接把在场的技术骨干老师傅们吓了一大跳,
还没经过系统的车间培训呢,你一个科研专业的大学生就敢随便冲到工位上来了?
简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
往事如烟,一切都已成过往。
唯独心中的热血难凉!
这一刻,陈长青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