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九章 远程合作(2/2)

上海九十年代初就是日本动漫的外包基地,就像广深的各种电器日杂鞋帽衣物的,把国内的低人工成本。在当时,能做动画外包是很赚钱的行业,在人均月工资500的时候,一个做外包的头目可以拿到四五千元一个月,最繁荣的时候,早上航班来的日本人装一个手提箱的画稿拿回去,每天如此。(bt,不止动漫,著名的天津提督的决断事件,本身也是做的外包,如果按照违规的标准,恐怕大量的动画国内都不能画)。随着画动画的人不断增多和国内平均收入的提高,这些从业人士绝大多数转行,如广告,这几年则是游戏。上海南京路上的东星,陆家嘴的科乐美,以及八佰伴的育碧,最初大量的工作就是美术外包。

从这个角度看,做成2d的效果很好,带来的缺点是工作量极其庞大,假设游戏里有四十个需要的人物,那么每个人物所有的行走,作揖,招手,行礼都要绘制成一张张动画,战斗也是,普通攻击,施法攻击都要。这会带来的是容量的急剧膨胀。(一些2d的游戏把角色做小,然后拆分,容量也不小了)

初步估计了一下,假如用2d动画的方法实现这个游戏,还要保证精度,老金算了下,要外包一套大型动画片的人物用量,且时间在六个月以上,最后游戏客户端起码是3个g,试想当时3d网络游戏都是以单光盘为载体,这个游戏既然面对小白,容量无论如何不能太大,所以看来只能用2d了。

吴导远程的语音提出了质疑,我们之前《天空之城》主角这种3d人物大约是2500个面,敌人控制在1200个面,这样的效果在mm多人战斗场景中体验不出,而现在做的是电视剧,是有清晰人物做参照的,这样的话,人物的面至少要用到8000个,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整个行业的标准。

这一点老金做样图的时候也发现,在屏幕上,人物从左往右走挂机的时候,人物的形象势必要清晰的展现出来,面数少了就会非常粗糙,而8000个面的人物,在当时,至少是国内的游戏中,从来没有人做过……而且,即使是8000个面,由于有了电视人物的参照,还是相当粗燥……以当时s2的大作《最终幻想10》为例,真人是cg感觉的,而游戏则是多边形感受的。

吴导也是这样说的:“我们最多把人物模型做到游戏中实时的画面,那距离cg也好,电视剧也好,实在是差距太大了!玩家能认可这样的美术效果吗?”

“老曾,你怎么看?”

这句由大家看剧本的习惯用语,又一次回荡在耳边。

怎么办?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型月的幻想原型师 顶级富豪 绝代掌教 我打造了旧日支配者神话 国医 纪元黎明 好吃不过饺子 老祖宗很无奈 颠覆西游之我是牛魔王 无敌奶爸在都市慕容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