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没有欢笑与团聚的春节(4/8)

晚上,天上下起了小雨加雪。这天是元宵节,虽然淅淅沥沥地落着雨雪,但天还没黑,喜欢过节的农民们还是早早地蒸制了面灯,点燃了蜡烛,有的还燃放鞭炮,显示出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氛。住在胡金安家前边的邻居王花点着了小灯后,到胡金安家院里压井上去提水,发现他家既没亮灯,也没有人,院子里扯的铁丝上还晾着衣服,想着他家的人可能在地里还没有回来,她提了水就回家了。第二天早上,天仍旧下着雨,王花又去胡家提水,发现他家的衣服还在外边晾着,好心的王花就赶快给他们收下衣服,往他东屋里放,一看厨房门用白皮电线拧着,王花就拧开电线,屋里地上衣服很乱,她也没在意床上有人没有人,把收起的衣服往床角一扔,就出去了,出门时又把门用白电线拧住。

胡学中和胡金安是多年的老邻居,两人平时经常见面说话,一连几天没见到胡金安家的人,他感到有点不对劲。2003年2月22日早上,本村的胡有顺到胡学中家串门儿,胡学中便对他说:"几天没见到胡金安家的人了,到底弄啥去了?"胡有顺说:"我去看看。"胡有顺去了一会儿拐回来说:"他家东屋里怪乱。"吃过早饭,胡学中又到邻居胡兆新家,问:"这几天没见金安,他家的菜棚该掀了, 要不你去找找他?"胡兆新说:"我准备到板厂要账去,等我回来了去找他。"说罢,他骑摩托车去了板厂。

胡兆新骑摩托出去后,胡学中和胡兆新的爱人一块来到胡金安家。他们推了推他家堂屋门,一推西扇门就掉了。再去他家的东屋看,这时东屋门仍然用白电线拧着,两人弄开后进去就发现床上有两只脚,两人吓一跳。胡兆新的爱人赶紧拨打他的手机说:"金安的闺女死屋里了,你赶紧回来!"胡兆新骑着摩托车先去喊了胡金安的姐夫,两个人一起进到胡金安家院内,把东屋窗户的塑料纸撕烂,往里一看,看见了胡金安的妻子李群在大床上躺着,在另外一张小床上露一双小孩的脚,他们说李群也死了,咱赶紧报案,接着就打110报了警。顿时,整个胡桥村像是塌了天一样,人们纷纷涌向胡金安的家。

天空阴沉沉的,比天空更加阴沉的是胡金安一家的惨死给胡桥村人带来的悲惨和沉痛。这个不幸的消息,把元宵节的喜庆气氛一扫而光,2003年的元宵节,在胡桥村村民的心目中永远留下了浓重的阴影。

公安机关接报后,立即派人赶到现场开始侦查工作。经过对现场进行清理:在靠东墙的床上北头外侧见有一根阴毛,在胡金安夫妇床上发现7根阴毛,在室内地面上发现2根阴毛。西华县公安局将这些在现场提取的阴毛送河南省公安厅刑事科学研究所进行dna鉴定,其dna图谱与"8·15"系列杀人案中犯罪分子的dna图谱基本一致。由此断定,这起案件与在此之前发生的多起系列杀人案为同一犯罪分子所为。

20、凶犯的画像逐步清晰

多起血腥杀人案相继发生,给河南警方造成极大压力,在河南省公安厅刑侦局的组织协调下,"8·15"专案指挥部加大了工作力度,大部分作案手法相似、作案时间段相似、作案特点相似的案件被并案侦查。

早在杨新海案侦破前,公安侦查人员曾请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为这一系列杀人抢劫案的犯罪嫌疑人作过心理画像。李玫瑾根据侦查部门提供的情况,当时对犯罪嫌疑人的初步分析是:此人家在农村,经济条件较差;较早离家出走,或因犯罪被判过刑;年龄应在25岁至35岁之间;此人身材不高(不超过170米),偏瘦、结实;有过犯罪前科,是惯犯,坐过牢;善于从事体力劳动,因为他作案多用锤子;应无女友,无婚姻;为人内向,表现蔫;生活不规律,昼伏夜出。此外,鉴于此案最初发生地在河南、安徽,而发案数量最多的地方是河南,所以,对此人的籍贯判断"可能是安徽人或河南人"。

另外,李玫瑾教授分析说,此人是一个具有犯罪人格的人。

何谓犯罪人格?

犯罪人格,通常是指那些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在早年就开始出现犯罪行为,由于各种原因不再返回正常人的生活轨迹,而以各种犯罪为生,并在犯罪生涯中逐渐形成犯罪的嗜好、习惯、观念、态度,出现与犯罪相适应的情感反应等。当这些心理活动内容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此人的犯罪人格就出现了。因此,出现犯罪人格必须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其一,有相当时间的犯罪经历;其二,有过被刑事处罚的经历。

李玫瑾教授说,正是基于这些特点,她才在心理画像中分析此案嫌疑犯为:早年离家出走,有犯罪前科,年龄不会低于25岁。同时,根据这些信息还可进一步判断:有一定时间的犯罪经历且流窜作案者,应该没有婚姻家庭;专门选择房屋简陋的农户、以钻门窗方式进入,此人身材不会高大和肥胖;为人内向与性格较蔫的判断源于这种人通常具有的自卑感。

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目的,当时的判断是以钱财为主。李玫瑾教授说,当时没有确定为以性犯罪为主,是因为现场没有留下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